close

城市的A to Z

Pro –Kaohsiung劇本導引

                     ð都市發展(概述):築港→哈瑪星→鹽埕區→大高雄→next?城市品質 

城市的轉變  

                    ð港的角色轉變:商港→工業港 港市合一 →市民生活的港都(port city)  

                                                                                                           港市生活的結合

                                                                                                           都市公共生活的蔓延

                                                                                                            原有港區使用的調整

                                                                                                                             

Program的置入                                             規劃 Plan

生活quality       Infill what? →地域觀察    設計 Design   連結ABCDEF…XYZ 
                                                   城市A to Z   細部 detall       

       品質/場景/事件                       
                                                 A-Z map&mapping  

                                                         ↓  

                                                 Architecture design  

                                                         ↓  

                                                   Site planning  

                                              Pattern (building type)  

  

Pro –Kaohsiung的論述便是觀察城市生活風格紀錄的革命化思想。

一開始藉由A-Z的發問與觀察,作為理解這個城市文化生活的方法,如同字典一般,概括與全面性的對於城市的紋理涵構作一番探索;又如同地圖一般,可以從各個字母延伸一連串新的想法,藉由不同紋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堆疊,描繪出多張高雄風格的城市生活地景圖。

 

A Axis(軸線)

高雄最早有城市規模的發展是在日據時代,1907年殖民政府在哨船頭附近築港填地造鎮,開啟了日後高雄城市空間的大變化。

為了要因應工業港都的物流背景,城市的道路、街廓一次又一次的在都市計劃中拓寬與劃定,光復後。高雄市街道路也沿用殖民時代的規劃,因應快速增加的人口,急遽地向東、南、北三個方向發展,造就了現在的高雄都市面貌。

A Avenue(大街、大道)

高雄的主要路名是這個城市的特色之ㄧ,一路北上,井然有序的十條東西走向的主要幹道:一心、二聖、三多、四維、五福、六合、七賢、八德、九如、十全,其中五福路與城市歷史變遷最為重要,五福路是貫穿鹽埕區的重要大街,在五福路上可以看到城市發展的脈絡。

B Black country(黑色城市)

從日據時期開始,殖民政府在高雄市大舉興建重化工業,高雄注定要成為台灣的工業大城,因為忽略了環境的保育,導致空氣與水源污染快速蔓延。

C Citizen

高雄一直以來被人們感覺到的是它是一個不斷在生產與製造的城市。隨著城市型態的變遷與全球化的強大引導之下,一些代表著精英文化必到之處:星巴克、誠品等新空間場所宣染而至,但在在第市民的草根文化中,本身常與空間產生弔詭與衝突的對話,高雄的市民就是那麼率直不矯情,一種特有的地域人文風格。

C Culture shock(文化衝擊)

我們是否有理由推論,五福路上的酒吧這一消費空間之所以受到各種力量的青睞,正是因為它向全球化的文化想像敞開了意義的通道;走在七賢路上或者坐在七賢路上的酒吧裡,妳就等於在了巴黎香榭儷舍大道上。

D Divide(區分)

城市與港的裂縫,過去因為政經的因素考量,港與市硬生生被隔離,市民擁有港卻始終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就一個海岸城市而言,港灣與城市應該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D Do-Do(形容火車聲)

嘟嘟火車是以輕軌方式經營,使用既有的臨港線鐵道,活化原本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運輸動線,環城鐵路,創造新的都市活動。

E Entrance/Exit(出入門戶)

進入高雄可以開車可以搭飛機可以坐船,從不同角度看高雄。

F Festival(節慶)

節慶化生活,城市光廊、高雄燈會、貨櫃藝術節,節慶讓人們聚集,而人們的聚集使得場所產生了意義,城市不斷發生節慶化的事件,是一種展現城市文化的方式。

F Façade(表面;外觀)  

高雄率直的性格很直接的表現在城市的立面之上,招牌與廣告成為街道美學的表現。  

G Globalism(全球相互依賴論)  

全球化,高雄是一個亟欲與全球接軌的都市,城市中不斷有標榜全球品味的新的刺激介入。 

G Gate(登機門)  

在港邊等待坐船與在機場等候搭機的空間經驗是大大的不同,一個感受在地的草莽氣息,一種是感受全球的精英品味。  

H Hangers(衣架)  

在高雄,烘衣機是滯銷的,衣服洗完後之需要往陽台一曬,兩三個小時就能達到烘乾殺菌的效果,建築物的輪廓便由此妝點而成。  

H Habitation(居住處)  

在過去工業都市時代,全市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勞動人口,為因應這些龐大的工業機構體系,許多企業為她們的員工做好妥善的安家計畫,她們成為城市之中特殊的「集體戶」,也有著小小的生活圈。  

H Hardware(五金行)

台灣曾經有拆船王國之稱,而拆船王國的大本營就是高雄港。公園路鄰近高雄港,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大型廢五金機具的集散地,並發展成為「大五金街」。在公園路上,此起彼落突出騎樓外的工字型鋼樑,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都市空間景象。

I Industry(企業;行業)

高雄面臨產業轉型的變動,這些生產基地在過去工業化的城市變遷過程中,遺留下很多工業遺址與工業城市的記憶,當他能經由創意轉化賦予新的機能更替時,能促使市民對城市的空間與記憶有了關懷,也能成為城市建築意向的新生。

J Jeans(藍領階級文化)

階級,一直是工業社會脈絡下所形成的生活型式,在社會階級架構之下,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他的位置。在階級社會下往往是以一種階層的概念去建構人與人在社會之中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環境。

K K.M.R.T(高雄捷運)

2006年高雄將邁入捷運城市的世代,城市人因為捷運的聯結產生新的地圖,雖然空間因為捷運而被串連了,但是高雄人對於摩特車的依賴是否會因為捷運的到來而有所改變。民眾利用大眾運輸的習慣,其實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而高雄捷運是否能如台北捷運般的接收大量的大眾運輸乘客,值得懷疑。

L Localism(方言)

南部人說話比較大聲,有絕大的因素與台語方言社會有關,空間是社會的表現,因此在生活空間型態上會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M Made in Kaohsiung(高雄製造)

台灣人的本土意識強烈,特別是在南部,而高雄正是這股強烈意識的中心,當台灣製造的標語不僅僅是加工生產,而是代表著一種地域性的識別。

N Norm(基準)

七零年代由於許多重工業組織的設廠,使得大量城鄉移民湧入高雄就業,大量的透天型住宅被複製興建,因此形成一片片均質的高度,從空中鳥瞰如同一個特殊的基準面一般。

N Neighborhood(鄰居)

社區公共空間公共性的建構。台灣傳統市鎮空間中,最具公共性的是「亭仔腳」,亭仔腳提供的地方是私人地方,是私人空間公共化,另外像移民聚落的廟埕作為一種社會性的空間圍場。都市公共空間之公共性勢必成為社區營造過程中必然探討的重要課題。

O Oasis(綠洲)從前的高雄,總是被人定義為一個不可居的城市,隨著近年來城市意向的變遷與去工業化的經營,市民也對城市地景有著新的期待與認同,談高雄的未來,應該以修補或是調整的態度去面對程式的既有空間,提升生活品質。

P P(大統百貨公司)大統是高雄人的集體記憶,一場大火造成了這個商圈沒落,但是因為城市光廊與大統立面的變臉計畫,讓以商業圈為前提與條件,為城市創造新感觀。

P Port city(海港城市)海港城市可以藉由先天的優勢,來吸引國際競爭力。港市合一的後高雄論述,在於港務搬遷後,其土地與城市的「再縫合」將會成為高雄邁向海洋城市的未來願景。

Q Quarters(一刻鐘)

以車行距離而論,空港與海港僅只有15分鐘之遠,在台灣,除了高雄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城市擁有如此優良的運輸網路。

R Riverside(河岸)

高雄除了是海港城市之外,得天獨厚的有一條河流橫貫市區,他就是「愛河」。

S Second-city(第二城市)

當高雄這兩年舉辦許多大型活動,民眾所參與的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民俗或慶典而已,更彰顯了大家對文化的提升的渴望。相較於盆地城市的台北高雄有自己的獨特味道,是與海連結的城市。  

T Tan(黝黑)  

高雄因為總是陽光普照,大部分的高雄人膚色比北部人黑,在高雄,夜晚出沒的人比白天多,氣候影響整個城市的日常作息,也創造了屬於高雄的地域生活風格。  

U Urbanity(都市生活的描述)  

描述高雄人都市生活的一天,絕對不是朝九晚五的台北公車捷運上班族故事,而是在弟勞力的生活體驗。  

V Visualization(形象化)  

觀看一座城市的形貌是隨著觀看者的心情、立場、角度與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城市觀察藉由OutsiderInsider的角色扮演交錯拼貼成一個想像的城市。

W Warehouse(倉庫)

對於港邊倉庫的活化再利用,是試圖將一個地方的生活風格外顯,利用既存空間做整個環境的氣氛再營造,維持著這種屬於地方勞動文化的頹廢調性提出一個新的想像,呈現出一種當地的生活風格。

X X-large(不對稱尺寸)

觀看高雄的城市剖面,摩天大樓以點狀分布散落在城市各個地區;商港裡堆疊的貨櫃與大型倉儲、十幾層樓高的巨大吊具羅列在港邊,誇張弔詭的尺寸對比成了這個難以精確形容的城市特色之一。

X Xanax(抗憂鬱藥)

城市的憂鬱與衰敗閒置建築的想像,都市中大尺寸的建築量體一棟接著一棟被建造,但又因為一些因素停頓,未完成的量體就這樣聳立在高高的天際線上,早上破壞景觀天際線,晚間又成為一顆都市之瘤。

Y Yen(日圓)

此章敘說日本對於高雄鹽埕的影響,有許多地點為當時的商業中心區。

Z Zip up(拉上)

新的都市更新策略其意義將不在於剷平現有的都市涵構,而是調整都市空間的位置與內容,使原有的地域生活型態得以延續下去。港市合一後,城市與港的拉鍊被拉新縫合。

我的結語

這是一本藉由英文A-Z的單字敘說高雄城市的城市觀察,利用關鍵的單字來解讀高雄本身的變遷及在地生活特色,此本書不以壟長敘說解釋高雄,而是用簡單的言語提示讓我們了解高雄外更加省思,利用這本書的城市觀察,可以套用在每個城市上,用此方式可以簡單快速的瞭解每個城市的在地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9633716 的頭像
    g9633716

    專題研討課程作業部落格

    g9633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