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城市空間、觀察城市空間-斗六的都市發展

前言
       從城鄉發展的角度而言,斗六市的發展遠比一般都市來的緩慢,斗六市為第三級城市,因為斗六本身為縣政府所在地並且地方特色冠為農業首都,是為雲林縣整體之象徵。
       城市的生活,原本就是交雜而混亂的發展,城市中聚集各行各業的族群、人種,原本生活於斗六市的人其實不多,大多自鄰近縣鄉鎮移入,在這裡,常常發現週遭的朋友說他來自刺桐等地,加上工業區所僱請的有些是泰勞或者是日本籍工程師,讓斗六本身變為一個族群眾多的一個都市。但目前的斗六人口成長緩慢,加上過度快速的開發,目前的斗六有什麼都市問題,有待我們審視及檢討。

斗六的聚落發展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他身世的開始,斗六的出現乃是因為斗六身處於山與水之間。從許多史料中獲得佐證,斗六的開發時期,遠在三百二十年以上,地區農業的開發,雖不及北港沿海地區為早,但在台灣中部腹地而言,仍屬率先開發的地區,何況早有部落聚居,以是山產獵物的交易場所,成為農業拓殖的屯墾要地聚點之後,基於安全獲得保障之下,更形成農產品的集散地,農商聚集地。
一. 日治之前的都市發展
       日治之前它為墾殖型聚落,在荷蘭人殖民時期,當時的斗六尚未出現形成一集居市街。
       清初時期發展為農業型聚落,光緒18年因為斗六門地處當時雲林縣中心,得交通之便有利清治管理,因此將雲林縣治由林圮遷至斗六門。斗六在清領時期所發展出的農經中心一直到日治時期都維持著。
二. 日治時期的都市發展
       「騷匪時代的斗六街略圖」 (圖一)表現初由日軍統治初期對斗六當地的軍事箝制之外,也簡要地表達出日治初期的斗六市街結構。顯示當時斗六以東南到西北走向的大街(應為目前太平路前身)為軸心,也顯示斗六所處的地理條件影響聚落的內在空間。此時接到多採自然有機成長與環境契合的聚落(黃衍明,2003)

圖一 騷匪時代的斗六街略圖(雲林科技大學地方文史研究室提供)

       西元1895年後,日人在台的統制進入穩定階段後,開始進行各項基礎建設。當時基礎建設包含西元1904年台南至斗六之間的鐵路通車。斗六自明末以來的250間市街周遭都有墳墓影響市街的擴張發展,日治時期便集中劃設新的公墓用地,讓斗六市街更加擴大。
       根據日人在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所策會之斗六地形圖(圖二)表示當時日人對於斗六已經經過精確的測量,顯示斗六此時已具有都市計劃的概念。
       此時期紡錘狀市街中心人為斗六市街發展中心,此區東南以及西北為兩個主要發展區域,這兩個方向不同的市街紋理持續影響日後斗六都市發展與都市計劃。而紡錘狀市街中心以南部份的發展亦逐漸在雲林溪以南展開,至於此三區之外為部份的發展仍維持著農業聚落的集村型態。

圖二 西元1936年測繪之斗六地形圖局部(雲林科技大學地方文史研究室提供)

三. 民國時期的都市發展
       在西元1945~1964年時,民國政府統治台灣的初期在都市方面大致都沿用日人治台時期的計畫,原因在於當時政府認為日人在台統治時所繪之地形圖已與現在市街輪廓相去甚遠,所以需要重繪,因此因為當時人力上的不足,所以導致在1960年代間未能有大幅更新。
       民國43年(西元1954年)斗六鎮的人口數已達49,000人,當時資料顯示斗六外省籍人口不多,都市人口結構並未因為外省籍而改變,但穩定的人口成長已經使斗六都市發展趨於飽和,斗六的都市發展正形成一個向外擴張的趨勢。
       擴大都市計劃以及健全都市擴大之後的都市機能似乎是1960~80年代斗六都市計劃的重點工作,在這間中斗六的都市計劃已逐漸脫離日本政府所完成的市區計畫的規模,而趨近於今日的都市計劃規模。(圖三)
       西元1981都市計劃引進若干新的規劃作法,例如囊底路與迴狀道路,以及修正了外環道的作法成為內環道與外環道的作法。(斗六市志)

圖三 西元1981年雲林縣斗六市都市計畫圖

斗六都市發展問題
       斗六經過幾次擴大都市計劃之後,都市計畫範圍的面積與西元1945年時期相比較,增加近20倍之多。但審視目前斗六市區,舊市區過於緊密、市區又充滿了未被開發的空地,都市生活機能不甚完善等問題,顯然擴大都市計劃舒緩居住密度偏高的問題並未改善。
政府擬定擴大都市計劃對於斗六的都市而言有幾項漏洞:
1.失序區域發展計畫下的虛構都會中心
「雲林縣綜合發展計畫」 (1993)認為斗六市都市計劃將因而擴大範圍:「本市與虎尾、斗南將聯合發展為三核心都市」 (雲林縣政府,1993),十餘年過去,我們似乎仍看不到這種發展趨勢。
2.過於樂觀的人口預測
雖然都市計畫範圍面積快速增加,但斗六市的人口數增加速度卻不及都市範圍的擴張,依照理論,都市計畫範圍增加可降低都市人口密度,提升居住品質。
3.膨脹的土地與建物需求
都市計畫範圍擴大、市地重劃容易造成建築投資過多,造成私人投資浪費。
4.公共設施的假性需求
斗六市的公共停車場建設便是公共設施假性需求的代表案例。使用率不高而變為閒置的建築,不但浪費空間資源,更加浪費了國家資源。(斗六市志)

斗六城市觀察
依我對斗六的觀察進行審視:



圖四、五 斗六連結鄉鎮間的主要道路

       由次可見,斗六與其他鄉鎮間的連接道路是由外環道來連結,但也從市中心中貫穿,但從市中心通過的道路並非很寬敞,並且對於進入斗六即離開斗六之出入門戶並無明顯之意象。


圖六、七 斗六車站

       新建的斗六火車站為最近斗六最興盛且醒目的新政績,政府試圖從興建斗六火車站來給予斗六一個新的印象及標的,藉由火車站前後站的連接來帶動前後站商業發展不均的現象。

圖八 民生南路新興商業地區

       民生南路近年成為最熱門的商業圈,許多知名連鎖店紛紛進駐,經由這樣的商業刺激,逐漸帶領斗六走向新的世紀。

結語
「雲林起飛」,縣政府在人文公園上提了這四字,代表的是雲林將來的願景,也是代表斗六未來的發展,近年來可以看見斗六漸漸改變,雖然經費預算不如其他縣市,但是斗六應該經由以前都市計畫規劃中的缺失逐漸改善,加上最近新車站的成立以及民生南路經濟商圈的活絡帶動下,應可以重新建立起斗六的新形象,擺脫過去的包袱,但非一昧的效法將城市變的像台北一樣,也非將計畫區經營的像台中七期,期望斗六可以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參考資料
斗六市志第六章都市發展
斗六市公所網站
http://www.dl.gov.tw/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http://www.ur.org.tw/about.asp
雲林縣政府發行的雲林文獻第四十一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9633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